优秀毕业生刘思琪:向下扎根,向上生长

Body

编者按:

又是一年毕业季,中文系(珠海)2022届毕业生怀揣梦想,满载抱负,扬帆起航,奔向广阔天地。“青春正当时,不予负流年”,一批优秀学子不负韶华,砥砺奋进,勤奋求学,修身立德,将文珠岁月化为回忆中熠熠闪光的日子。让我们一起走近文珠优秀毕业生们,领略优秀风采,汲取榜样之力,追寻奋进之光。

Image removed.

个人简介:刘思琪,女,共青团员,中山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(珠海)汉语言文学专业2018级本科生。在校期间曾获中山大学优秀学生奖学金,推免本系攻读硕士学位。本科期间曾任职于中山大学学生会文体部、中山大学主持礼仪队。

初心如磐 奋楫笃行

18岁的我尚坐在高中的教室里,脑海中勾画着与三两好友一起漫步中大校园的场景;22岁的我已在逸仙大道上往返了无数次,夏日里披绿荫,冬日里踩落叶,四个春夏秋冬,中大陪我走过。

还记得大一的第一个学期,我因不能很好地适应大学的学习生活而感到焦虑不安,那时的我不确定自己是否能完成好每一次作业,更加不确定四年后的自己还会否选择继续读研,但我唯一能够确定的是,我热爱文学。于是我告诉自己,只有行稳才能致远。

在中文系(珠海)的这几年里,我接受了系统的学习与训练,丰富的课程与各式各样的讲座、学术沙龙帮助我开阔了视野。从古代到现当代,从中国到世界,我尽自己所能上好每一堂专业课,用心感受每一个研究方向的独特魅力。

在老师的悉心指导下,我尝试从理性的角度出发,冷静客观地看待作家作品,并在阅读的过程中有意识地锻炼自己发现问题的能力,平时在写作前也尽可能地多问自己:“我想探究的问题是什么?”除此之外,学系组织的研学活动也让我充分意识到,想要做好学术研究,我们不仅需要“阅读”,还需要“行走”。参观鲁迅纪念馆,逛一逛曾厝垵,在鼓浪屿上听朱老师讲述老建筑背后的故事……厦门之行让我收获满满。  

“热爱学术,才有持续的动力;敬畏学术,才能保持谨慎的态度。”中文系(珠海)的老师们为人治学,各有千秋,每一位都是我学习的榜样。在与各任课老师交谈的过程中,我常能听到类似于“待我回去再看一看、查一查”的话语,老师们严谨求实的治学态度时刻提醒着我:对学术要常怀热爱与敬畏之心。

热烈而坚定 真诚而勇敢

大学四年,我在文珠结识了许多志同道合的小伙伴,他们热烈坚定、真诚勇敢。每当我在写作过程中遇到困难,不知如何继续时,他们会耐心地与我一起探讨,帮助我进一步开拓写作思路;每当我胆怯畏缩、患得患失时,他们总会对我说:“刘思琪,我觉得你应该去试一试”;疫情期间,当我生病发烧,不敢独自去医院时,毫不犹豫地陪我去看发热门诊的也是他们。文珠的同学们是我的朋友、良师,亦是家人。 

2018年我加入了校学生会文体部与中大主持礼仪队,任职期间参与举办了多个大型活动。大三暑假,我在广东广播电视台珠江频道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实习。在那期间,我深入广东省乡村振兴的第一线,了解省内乡村振兴的最新布局和发展情况,用眼观察变化,用心写好文章。

向下扎根,向上生长,我享受每一次与同伴并肩作战的美好时光,也在一次又一次未知的挑战中突破自我、不断成长。

毕业寄语:把握当下 静待花开

作家三毛在《说给自己听》中写道:“我要你静心学习那份等待时机成熟的情绪,也要你一定保有这份等待之外的努力和坚持。”大四上学期,我时常感到紧张、忧虑,那时我的导师告诉我:“做好自己该做的,把握自己能把握的。”

平和坚定,从容自信,孜孜以求,文学让我的心灵得以安放,愿我们都能成为有理想亦有温度的中文人。